年入2亿,被罗永浩炮轰秒怂,你可以嘲笑他们“土”,但他们可不蠢
发布时间:2025-10-05 16:48 浏览量:1
你有没有在机场见过两个男人的巨幅头像,面带微笑,仿佛在说:“兄弟,你先上”?
没有?那你一定听过“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这洗脑神曲背后,正是那对“机场常驻兄弟”创立的公司:华与华。
就是这对把自己做成 “活广告” 的兄弟,靠着被全网吐槽 “土到掉渣” 的设计,把公司做到上市,俩人身价飙到百亿,年入近两亿。
更邪门的是,他们定下的规矩能把同行气死:想见华杉?先签合同,年费起步六百万;想让他们比稿?门都没有,直言 “不给钱免谈”。可偏偏三四线城市的老板们挤破头要送钱,这华与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一、“土味设计” 炸街,骂得越狠卖得越火
华与华的作品从来没缺过骂声,但每次都能在争议里把销量做爆。蜜雪冰城那首 “你爱我,我爱你” 的主题曲,被网友笑称 “幼儿园儿歌水平”,上海文青甚至说提这歌就得开除 “沪籍”,可偏偏全国小孩都会唱,门店开得比奶茶店还密集。
去年他们帮塑身内衣品牌婷曼逸做升级,更把 “土味逻辑” 玩到极致。先是把 “身材管理器” 改回 “塑身内衣”,说这样能让顾客一眼看懂;又扒出 3600 年前的 CORSET 符号当 logo,配上 “越穿越满意” 的口号,简单到像随口编的。结果呢?三个月上千家门店换了新门头,带橙色符号的周边被抢着要,合作店上百家做到 “百万生意”,江门有个老板娘更是从七年不装修的小店,一路做到业绩翻倍。
网友吐槽得更狠:“华与华的格子布卖了三家!红白给西贝,绿白给厨邦,蓝白给江小白”,还有人说他们设计的老娘舅招牌 “精准让眼睛不适,却偏偏忘不掉”。可华杉根本不在乎,怼客户就两句:“看惯了就好,这 logo 能把你公司弄死吗?” 在他眼里,审美是奢侈品,销量才是硬通货。
二、六百万年费的 “霸王条款”,老板们抢着签
在广告圈,华与华的 “规矩” 简直是逆天黑操作。别的公司求着客户比稿,他们直接放话 “不比稿、不白嫖”;别人怕得罪客户,他们把门槛设得老高 —— 想见创始人先签合同,年费六百万起,少一分都免谈。
但这招偏偏戳中了 “土老板” 们的爽点。这些三四线城市的老板不爱刷小红书,也不看豆瓣,获取信息全靠机场广告,做事喜欢 “干脆利落”。华与华不绕弯子,直接给符号、给口号、给能落地的方案,不用老板费脑子琢磨 “高级感”,正好对上他们 “要回本、要销量” 的急需求。
婷曼逸创始人李支梦就特吃这一套。华与华项目组跑遍深圳、东莞好几个市场,没整虚头巴脑的 “品牌哲学”,直接改名字、做符号、定口号,三个月就完成了原本一年的门头改造目标。对老板们来说,这种 “闭眼能投” 的方案,比那些讲半天 “用户心智” 的理论管用多了 —— 毕竟掏钱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听公开课。
三、被罗永浩骂 “超级刺客” 秒怂,却敢硬刚全网差评
不过再横的 “大佬” 也有认怂的时候,去年华与华就栽在了罗永浩手里。西贝陷进预制菜风波,罗永浩吐槽菜品贵还全是预制菜,华杉跳出来帮金主说话,骂罗永浩是 “网络黑嘴”,劝贾国龙 “硬杠到底”。
这话直接把罗永浩惹毛了,直播里开怼:“收六千万不劝架还拱火,这就是纯扯淡!” 还放话 “用华与华的企业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没想到向来强硬的华与华秒怂,赶紧托人道歉,这事才翻篇。后来有人说他们怕罗永浩,其实华杉心里门儿清:跟网红吵架事小,要是得罪了老板客户的生意,那才是砸饭碗。
但面对全网的 “土味差评”,华与华却硬气得很。之前帮药企做广告被下架,设计的包装被骂 “山寨货”,他们连眼皮都不抬。华杉心里有本账:服务的是求 “回本快” 的实干家,不是追求 “审美优越感” 的精英。就像椰树椰汁,包装被嘲了几十年 “像地摊货”,照样销量领先,这就是 “能让人记住、能让人掏钱” 的硬道理。
四、上市身家百亿,“土味逻辑” 藏着真门道
今年三月,华与华相关企业解禁上市,5222.7 万股流通股一出来,就看出这生意有多赚钱 ——2024 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涨了 333%,华杉兄弟俩早就身家百亿。能把 “土味” 做成百亿生意,他们其实摸透了中国商业的本质:对中小企业来说,品牌不是艺术,是效率。
蜜雪冰城的红色雪王、三精制药的蓝瓶、田七牙膏 “拍照喊田七” 的口号,本质都是 “降低认知成本” 的套路。颜色要亮到晃眼,口号要重复到洗脑,符号要大到一眼看见,这样才能在信息爆炸里抢着人的注意力。就像恒源祥当年的 “羊羊羊”,虽然被投诉 “想砸电视”,但品牌知名度直接飙涨,这就是重复的力量。
更关键的是,华与华把 “搞定老板” 当成核心技能。他们知道老板们自信又专断,不爱听 “可能”“或许”,就直接给肯定答案;知道老板们要的是 “结果” 不是 “过程”,就把方案做得简单直接。婷曼逸的经销商们说得实在:“不用想太多,跟着执行就能赚钱”,这就是华与华最值钱的 “外脑价值”。
你可以笑他们土,但别笑他们蠢。
华与华的成功,不是偶然。他们看透了中国商业的本质: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品牌不是艺术,是效率。
他们用“土味美学”降低认知成本,用“重复轰炸”抢占心智,用“强势输出”搞定老板。他们不追求“高级”,只追求“管用”。
所以,别再嘲笑那两张机场脸了。人家用二十年证明了一件事:在商业世界,能让你记住的,才是好设计;能让你掏钱的,才是好创意。
土到极致,不是审美失败,而是精准收割。
你身边还有哪些被华与华 “洗脑” 的广告?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