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让“老字号”寻回活力
发布时间:2014-04-22 11:17 浏览量:4
在中国,只要提起“老字号”,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传统”、“沉重”这样的字眼。然而,若将视野扩宽至全球,同样是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品牌,却丝毫察觉不到“老”的痕迹。
“这样的差异引起我们思考。老字号要长久生存,就必须不断注入活力。”已经83岁的恒源祥,将体育选定为活力源泉,集团副总经理陈忠伟表示,“企业就像一个人,总会从年轻走向年迈。在这个不断成熟的过程中,怎么增加出一些新鲜元素,是企业维持长久活力的关键。恒源祥正是通过与体育结缘,不断扭转人们原有的印象,塑造一种健康时尚、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品牌形象。”
文汇报:83岁的恒源祥如何想到以体育营销的方式,在发展进程中寻找新的活力?
陈忠伟:消费者对于老字号的观念,就是单纯地认为很传统,针对的人群也都是年纪大的人群。事实上,国际上一些老字号的运行状态正好跟我们形成鲜明对比。比如可口可乐、耐克、IBM,他们的历史都很悠久,哪一个给人很“老”的感觉?都非常有活力。
之所以形成这种差异,其实是我们做企业时如何构建企业文化元素的问题。虽说是老字号,中国企业的发展很多都有断层。经历了经营者、所有制、股东等更换,很多企业在经营上不延续,造成曾经有过辉煌,现在却杳无音信。
恒源祥选择体育营销最早有两个原因:其一,上世纪90年代初,大型赛事和联赛比较少,体育领域接触起来成本相对较低;第二是更为重要的一点,体育不仅具有持续性的高关注度,而且本身很具有活力。当人们看到体育运动时,就会觉得有一种时尚感和动感,这就跟老字号的形象产生了互补。
文汇报:国外那些老字号,依旧焕发着青春活力,恒源祥是否从他们那边借鉴到一些经验,通过体育来展现自身企业的文化?
陈忠伟:我提到的那些品牌,几乎每一个都与体育赛事联系在一起。他们也是借助这样一个平台,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是健康的、运动的、时尚年轻的,这些就构筑起一个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元素。
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习惯。体育,蕴含着很多好的习惯,包括坚韧、向上、集体荣誉感等等。这种习惯不止一个企业需要,整个民族也都需要。人们如此喜欢体育,也是觉得自己可以通过体育得到这些东西。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融合到社会中来,把这种好的习惯融合到企业元素中去,让消费者感受到企业那份向上和长久的活力。
文汇报:20年的体育营销探索,是否达到了之前预想的效果?
陈忠伟:当然!恒源祥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中不少人是通过体育赛事知晓我们的品牌。不退出就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分数,但目前所实现的价值,肯定达到了我们的期望值。
文汇报:能否谈谈成功的秘诀?
陈忠伟:其实就是两点:找到一个可持续性的平台,然后不断创意有独特性和传播性的事件。做到了专注和创新,老字号也可以实现“新生”。
如果展开来讲,在决定做一个项目前,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有了方向,大家走到一起,不管好不好都尽量不要随意退出。而在执着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要多发掘相应的资源,从点到面,用心参与。这就像做慈善,有些人的做法是一年捐一亿,但这样的方式,钱并非一定能够用到真正期望的地方。如果你想最大程度地达到期望值,就应该把企业理念融合进去,通过创意理念推动活动,让活动不断有新意,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