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源祥可可西里藏羚羊救护中心二期扩建完工

发布时间:2014-04-22 11:17  浏览量:3

8月27日,刘瑞旗董事长参加恒源祥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中心二期工程竣工启用仪式

刘瑞旗董事长在启用仪式发表讲话

“十年铸一盾”,2003年由恒源祥捐资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建起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野生动物救护基地——“恒源祥可可西里藏羚羊救护中心”。十年来,中心救护、保护、喂养、治疗各类野生动物近千只,并成功实现了6次人工喂养管理下的藏羚羊繁殖。十年过去了,又是在夏秋相交之际,恒源祥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中心二期扩建工程顺利完工,总投资额200万元人民币。投入使用后,可大幅度提升中心对藏羚羊以及其他濒危动物的保护力度,铸造一面坚固的“盾牌”。

藏羚羊,俗称独角羊,藏语叫“佐”,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藏北羌塘、青海的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尔金山一带是它们生长的地方。每到夏天的换毛季节,一缕缕轻柔细软的羚羊绒会从藏羚羊身上脱落下来。当地人历尽艰辛把脱落下来的羚羊绒收集起来,编织成华贵而美丽的披肩――“沙图什”(“Shahtoosh”的音译,意为“羊绒之王”)。在欧美市场上,一条沙图什的售价高达七万美元。不法分子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开始大规模盗猎藏羚羊。

藏羚羊盗猎团伙一次作案,少则猎杀几百头,多则上千头。由于不法分子的大规模盗猎,作为生活在生命禁区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从高峰时的100多万只,急剧减少到了几万只。如果听任盗猎以这样的规模进行下去,藏羚羊就将很快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1992年,为了保护这些美丽的精灵,一批勇士组成了反盗猎志愿者,常年巡逻在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以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守护着藏羚羊的安全。

2002年,10名可可西里反盗猎藏羚羊队员来到恒源祥。由于这些勇士们常年暴露在强烈光照中,皮肤早已被灼烧的黝黑。电影《可可西里》中队长的原型索南达杰说过:“钱也没有,人也没有,枪也没有”。而事实却比电影中更加恶劣,平时吃不上新鲜蔬菜和水果,时常每天只能以方便面充饥,住的帐篷里没有取暖设备,更没有电视,只能在昏暗的烛光里生活。虽然可可西里的气温常年在零下10-40度,但没有足够防寒服的勇士们只能穿着普通的棉袄跋涉在冰天雪地之间。深受感动之后,恒源祥掌门人刘瑞旗带头慷慨解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自发捐赠39000元。

2003年7月,恒源祥决定捐资100万元,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建立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2004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野生动物救护基地——“恒源祥可可西里藏羚羊救护中心”一期落成。包括钢板网围栏3000亩,动物暖棚108平方米,彩钢板展厅80平方米。从此,结束了可可西里救护野生动物没有固定场所、没有固定人员、没有集中管理的局面,藏羚羊和其他各类野生动物得到了有效救护。

十年来,恒源祥可可西里藏羚羊救护中心已经救护、喂养、治疗各类野生动物339只,其中大小藏羚羊251只。值得一提的是:从2006年开始,经救护在恒源祥可可西里藏羚羊救护中心长成的藏羚羊成功实现了人工喂养管理条件下的繁殖,并已经有6次繁殖过程。

2011年由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对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中心进行第二期投资维修扩建工程如今已经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包括钢板网围栏333.3公顷(合5000亩),动物暖棚108平方米,展厅和救护室200平方米。救护中心建成以后,将在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救护,藏羚羊在人工管理条件下成功繁殖等方面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使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将得到更好的救助和保护,恢复得到强化,从而拯救一些面临或将会面临濒危的物种,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而带来间接地经济效益。二期投入使用后,对野生动物救护成功率将达到90%以上,特别是藏羚羊在人工管理条件下实现繁殖,为今后规模性开展藏羚羊人工繁育积累了经验。虐杀藏羚羊得到了遏制,藏羚羊种群逐步恢复,野生动物王国可可西里正在重现往昔的风采。恒源祥人用先后十年的努力,为可可西里反盗猎藏羚羊队,为濒临灭绝铸造坚强的后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