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学排名洗牌:济大险胜华东师范,复旦大学第4,上大第69
发布时间:2025-09-07 15:19 浏览量:6
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发布,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稳居全国前10,依旧保持在上海高校第一梯队的位次;同济大学以全国第17名的成绩排在上海第三,以优势位次战胜全国排名第25的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上海第三强校;上海科技大学作为新兴高校,全国排名第26,排在华东师范大学之后;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以全国第69位、第83位的排名,在上海高校中位列第六、第七,这些排名变化既体现了上海高校的优势,也体现出新兴学科正在崛起。
复旦大学2025校友会全国高校排名第4,也是唯一一所上海地区进入全国前五的高校‚在中国综合类高校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杆学校,学校涵盖文、理、医学等多个学科,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数学、临床医学等等,在全国都处在顶尖水平。复旦大学的理论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前三,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方向在国内学术界影响很大,在历史学科当中,复旦大学的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全国排名前五,近现代史研究以“复旦学派”著称,重视史料实证和理论创新,复旦大学的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前十,代数几何、微分方程等方向培养了大量数学界顶尖人才。
复旦大学的附属华山医院、中山医院是全国顶尖医院,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等科室在全国领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复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深造率超过60%,很多学生去了哈佛、MIT、清华、北大等国内外顶级高校深造,在国际影响力方面,2025年QS世界排名里,复旦排进前50,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跻身世界前50的学校之一,它的学术成果在国际上比较受认可。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校友会全国高校排名第6,上海高校排名第2,以理工科、医学为优势学科,是理工科高校代表。理工科相关学科当中,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处于全国顶尖水平,机械工程学科下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1,研发成果涵盖高精度机床,机器人等,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电气工程学科下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在全国排名前3,参与了上海世博会,京沪高铁等重大工程的电力设计,计算机科学学科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全国排名前5,其人工智能,大数据方向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等行业。
在医学研究、临床医学方面,附属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内分泌科、消化科等科室在学术研究、临床技术上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瑞金医院的糖尿病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仁济医院的消化内镜技术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校企合作是上交的一大亮点,上交与特斯拉,上汽集团等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同济大学2025校友会全国排名17,上海排名3,以1个名次在华东师范大学(全国第25)胜出,为上海第三强校,其优势学科包括传统工科、新兴学科,传统学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等保持优势‚新兴学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实现突破。土木工程是同济大学的王牌专业,其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第1,同济大学研发的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结构技术,为上海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等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交通运输学科中,道路与铁道工程全国排名第1,参与了京沪高铁、上海地铁等项目的建设,在环境科学中,环境工程全国前5,在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具有优势。
在新兴学科领域中,同济大学在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研究方面发展迅速,就人工智能领域来说,同济大学与华为联手创建了AI实验室,它所开发的智能驾驶算法已被应用于上汽的新能源汽车当中,至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同济大学同上汽联手研发的纯电动轿车,电池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这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同济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理工科毕业生大多去了上海高端制造企业,如上汽、宝钢、特斯拉等。
华东师范大学在2025年校友会全国高校中排名25,上海高校中排名4,是师范类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所大学,优势学科有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教育学研究方面,华东师大教育学原理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第2,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在学界影响较大,毕业生大多去上海的重点中学如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等当老师,心理学方面,华东师大基础心理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科全国排名第5,心理咨询和儿童心理发展等方向的研究成果已运用到上海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里,地理学方面,华东师大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学科全国排名第10,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研究给上海城市建设给予了理论支撑。华东师大师范类专业就业率99%以上, 非师范类专业如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专业就业率也95%以上, 毕业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客观的肯定和好评。
上海科技大学2025年校友会全国高校排名第26,上海地区排名第5,是2013年建校的新兴高校,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发展以量子科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为优势的发展速度。在量子科学研究中,上科大的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研究位居全国前列,其研发的“九章三号”量子计算机在特定计算任务中,计算速度比传统计算机快100亿倍,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上科大的基因编辑与干细胞研究位于全国前5名,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已被用于癌症治疗的临床试验,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上科大的AI算法与机器学习研究位于全国前10名,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创建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促使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金融等领域得到应用。
上海大学2025年校友会全国高校排名第69,上海第6,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是优势专业,是上海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机械工程学科上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第10,上大研制的高精度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广泛运用于上海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计算机上大计算机应用技术全国排名第20,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已运用于上海金融、物流等领域,材料上大钢铁材料、铝合金材料全国排名第15,与宝钢集团共建钢铁材料研发中心,开发高强度钢铁材料,运用于汽车、建筑等领域。产学研合作是上海大学的一大特色‚与宝钢、上汽等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在人才方面,上海大学毕业生大多进入上海制造类企业,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东华大学在2025年校友会全国高校排名第83,在上海高校排名第7,东华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优势明显,是全国著名的中国纺织类高校。纺织科学与工程领域中,东华大学的纺织工程以及纺织材料和纺织品设计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第一,其研发出的高性能纤维以及智能纺织品被广泛地应用到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在服装与服饰设计方面,东华大学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排名全国第三,该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会去恒源祥,美特斯邦威,ZARA这些企业,从事服装设计,时尚编辑等工作。近些年东华在新兴学科的推进上逐渐加强,新能源材料与生物纺织之类的学科,其研发的生物医用敷料在透气性和吸收性上有明显特点,已经在上海的医院里推行并使用,就人才培育而言,东华毕业生的就业率维持在96%以上,服装类专业就业率超越98%。
除去以上的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全国52)凭借自己在经济学和会计学等学科领域的优势特色,使得它在上海财经类院校中的学术水平处于顶尖层;海军军医大学(全国61)以临床医学和药学等学科为优势学科,是军事医学类院校中的领头羊;上海中医药大学(全国108)在中医学和中药学学科上的学术水平的优势,使它的学术水平在中医高校中也是顶尖层,这些学校都是依托自己的特色学科建设来支持上海的经济、医疗、文化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供给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