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徽派美学对中国现当代美学的杰出贡献

发布时间:2025-10-21 13:42  浏览量:3

第三届全国部分省市美学联席会议日前在「蚌埠隆重举行」

2025年10月18日,“徽派美学家与中国现当代美学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第三届联席会议”在安徽蚌埠隆重举行。会议由全国十二省市美学学会与安徽财经大学联合主办,安徽省美学学会、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承办,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复旦大学出版社、《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协办。来自安徽和全国14个省市的150余名学者、艺术家、文化企业家出席了本次盛会。

上午的开幕式由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安徽省美学学会副会长许心宏教授主持。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校王兵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联席会议主席、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祁志祥教授致开幕辞。他指出:蚌埠不仅是中国地理位置的中心,而且是大禹文化的发祥地。这次在位于蚌埠的安徽财经大学举行本次美学盛会,不仅可以充分展示安徽财大艺术学院的学术成就,促进安徽财大艺术学科建设,而且可以让与会学者深入领略蚌埠的地理特色和历史风采。20世纪以来,美学学科在中国落地生根,不断发展,朱光潜、宗白华以及邓以蛰、方东美、黄宾虹、吕荧、常任侠、汪裕雄、王明居、郭因、曾繁仁等安徽籍美学家在中国现当代美学建设中作出了杰出贡献,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徽派美学现象”。我们今天在安徽举行此次会议,就是要向这些杰出的徽派美学家致以崇高的敬意,研究他们的思想,肯定他们的贡献,传播他们的影响,推动中国当代美学事业的进步。本次会议另一项重要主题是《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5》发布。

这是恒源祥集团资助出版的美学文选书系第四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们希望通过努力,一年一度地出下去,把《中国当代美学文选》打造成反映这个时期中国美学研究成果动态的一扇重要窗口。安徽省美学学会会长宛小平在致辞中肯定了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联席会议平台对美学学术发展的推动意义,呼吁深耕徽派美学资源,讲好安徽美学故事,传播好安徽美学声音。联席会议理事长、《中国当代美学文选》编委会主任、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忠伟讲述了恒源祥与审美时尚联系的历史,阐释了对生活美学的理解,表达了恒源祥对美学研究与文化传承长期支持的意愿。复旦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王卫东专程到会,就《中国当代美学文选》的发布表示祝贺。此外,《文选》名誉主编、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文选》编委会主任、上海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资深教授王宁以及天津市美学学会会长周志强、湖南省美学学会会长杨合林分别发来书面贺辞。高建平指出:部分省市的美学家结合在一起举行联席会议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对于促进美学的交流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现当代中国美学要感谢安徽,这片土地孕育了美学的多样性与深度。王宁在致辞中对朱光潜美学思想与佛洛依德的关联作了富有新意的分析揭示。张兵、祁志祥、宛小平、陈忠伟、王卫东共同为《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5》的发布揭幕。

接下来举行了两场大会发言。第一场由《学术界》副总编李本红编审主持,辽宁省美学学会会长徐迎新教授评议。第二场由《广东社会科学》研究员韩冷主持,《社会科学辑刊》研究员冯静评议。发言围绕着徽派美学主题展开。祁志祥从历史与理论的维度,总结了朱光潜先生的前后学术历程与三大美学贡献。宛小平阐释了朱光潜前后期对亚里士多德美学评价的矛盾分析。中国社科院卢春红研究员探讨了朱光潜“意象”概念的翻译。厦门大学代迅教授则阐释了朱光潜与表现论的关系浙江理工大学金雅教授从“情趣”与“情调”入手分析了朱光潜、宗白华对中华美学民族话语建设的贡献。云南省美学学会会长李立教授阐释了朱光潜的音乐美学思想。福建省美学学会会长伍明春教授阐释了现代汉诗百年中的徽派力量。上海交大特聘教授夏燕靖阐释了徽派美学的底蕴,山西师大特聘教授郝一民阐释了徽派美学对“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价值体系建构的理论贡献。上海大学曹谦教授讲述了1924年后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发生。此外,河北省美学学会会长刘宗超教授阐释了中国写意美学的“融通”之道。浙江省艺术学会会长李庆本教授概述了英语世界对中国现当代美学的研究,指出佛克马、杜博妮等学者对朱光潜的跨文化解读具有开创意义。安徽财经大学魏国彬教授阐述了对涂山大禹传说美学内涵的独特理解。

下午的会议由分组讨论与闭幕式两部分构成。分组讨论由徽派美学家思想研究、新徽派美学研究生论坛与美学基础理论、艺术美学研究、新时代美育研究、人工智能与品牌美学六个小组构成。以徽派美学为主,兼及其他美学话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在读博士生与硕士生各抒所见,奉献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大会闭幕式由恒源祥集团党委书记顾红蕾主持。各小组评议人简要汇报了小组讨论情况。刘宗超教授陈述了河北省美学学会、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联合承办下一届全国美学联席会议的设想。他表示,将借鉴、延续联席会议探讨出来的现有模式,结合燕赵文化特色,努力把第四届美学联席会议开成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学术盛会。祁志祥教授最后作大会总结。他从立足安徽、辐射全国,一元为主、多元共存,名家开道、众声共唱,知行结合、点面结合、古今结合,重温经典、新意迭出五方面概括本次会议的特色,肯定了本次会议取得的丰硕成果,对明年的保定会议提出展望,希望大家跨界联手,共同推动中国美学事业的进步。

本着美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闭幕式结束后,来自上海和蚌埠本地的潘璠、魏启旦、房鹏宇、赵义堃等艺术家献演了《世界赠予我的》《我和我的祖国》《我的淮河》《我的太阳》等文艺节目。一首特意为会议创作的诗朗诵《啊蚌埠,啊安徽》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会议结束后,部分学者还在恒源祥集团的组织支持下到涂山和寿县考察了大禹文化和汉晋文化,感受美所具有的历史色彩与价值底蕴。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潘端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