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为恒源祥90周年庆题词:老字号 老传统 历久逾坚
发布时间:2017-06-14 16:00 浏览量:5
我仍清晰地记得,小时候与家人围在一起用恒源祥毛线织毛衣的情景。——白先勇先生
若问哪位作家笔下的老上海,令你的印象最深?绕不过去的众多作家中,必有张爱玲女士和白先勇先生。不同于张爱玲女士一直描摹活在她的记忆里、想让它从消失的时光里再现的老上海,白先勇先生巧妙之处在于,他站在台北,遥望着上海,以回望的视角写尽老上海的风情,令更多人唏嘘与共鸣。白先勇先生的文学创作成就,得到海峡两岸及世界华文文学界的瞩目公认。
白先勇先生与徐俊导演讨论剧本
在《上海童年》一文中,白先生写道:“我是一九四六年春天,抗战胜利后第二年初次到达上海的,那时候我才九岁,在上海住了两年半,直到四八年的深秋离开。可是那一段童年,对我一生,都意义非凡。”在繁华的老上海经历的种种,白先生都记忆深刻,也成为他日后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至今回忆起来,先生仍清晰地记得小时候与家人围在一起用恒源祥毛线织毛衣的情景。近日,在恒源祥戏剧总经理、导演徐俊与白先勇先生再次会面时,白先生对徐俊如是说。10多年来,从白先生的作品《玉卿嫂》、《永远的尹雪艳》,到昆曲《牡丹亭》、《玉簪记》、《白罗衫》,白先生与徐俊因戏剧艺术而成挚友。
在得悉恒源祥今年恰逢90华诞,白先生欣然提笔:“恒源祥九十周年庆 老字号 老传统 历久逾坚”,祝福恒源祥。
2017年6月4月,徐俊和俞惠嫣与白先勇先生会面
“有尹雪艳的地方,就是上海”
都说缘份天注定!恒源祥与白先勇先生也算得上是一段奇缘。从白先生童年记忆里的恒源祥绒线,到2013年恒源祥戏剧诞生的首部话剧——《永远的尹雪艳》,正是根据白先生《台北人》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改编,既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又是先生本人最钟爱的一部作品。
2013年,《永远的尹雪艳》成功首演,白先勇先生携主创人员向观众致谢
《永远的尹雪艳》讲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百乐门舞厅的舞国皇后尹雪艳与上海、台湾两地的故事。
为“恒源祥文学之星”讲座
虽已至耄耋之年,白先勇先生依然活跃在两岸三地的文化舞台上。2016年4月23日,白先生在香港拔萃女书院与来自两岸三地参加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5-2016“恒源祥文学之星”的学生们分享写作经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们的学生都没有一套‘文化教材’,讲清楚中华文化是什么,它好在哪里,美在哪里,怎么去亲近它,”白先生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在讲座结束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通讯员:张显北
审 核:徐 俊 顾红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