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源祥“开启中国感官定制时代”走秀
发布时间:2014-04-22 11:17 浏览量:19
日前,第五届全球感官品牌论坛于北京开讲。著名服装设计师武学凯、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洪晃、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忠伟等嘉宾齐聚一堂,探讨有关中国感官定制的课题。论坛过后,主题秀以“感官定制”的概念,在北京恒源祥大厦深度演绎了另一个角度的“高端定制”……
恒源祥“开启中国感官定制时代走秀”不仅仅演绎了国内设计师的作品,意大利设计师也以国际视角参与了这场优雅的“感官秀”。整个秀演分为5个部分:礼仪服饰秀(古代部分)、针织服饰秀、旗袍秀、朱砂点墨服饰秀以及礼仪服饰秀(现代部分)。
以“礼”服人
由中国著名设计师武学凯老师设计的以“交印”为主题的作品共分为4个章节:恒、兴、宾、尚。恒:传承;兴:继承发扬;兴:当代生活;尚:创新融合。设计师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一直与礼仪方面的专家学者保持沟通,同时又保持了设计师个人化的一面。
中华大地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高度进步的今天,我们应该在不断的发展中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以及传承。这也是礼仪服饰开发的初衷和目的。
武学凯认为,首先,礼仪服饰能彰显一个礼仪之邦的文化传承,尽管中国礼仪服饰的最终样式尚未有定论,但其将立足于中国千年服饰文化的经典元素与审美习性,所以无论谁设计出什么样的样式,都将能展现出一个文明古国的文化风华。其次,礼仪服饰还能凝聚国人以及海外侨胞的向心力。第三,礼仪服饰还能增强国家与国人的自信心。
旗袍的第六感
恒源祥在过去的几年,一直在研究形、声、色、味、触。然而,一个品牌或一项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也极少能同时满足人们的五种感官需求,全方位感官定制的想法也就油然而生。我们也可以称这是第六种感官需求——意识需求,这是前五种感官的综合反应。
“恒源祥所说的定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服装量体裁衣,这里的感官定制应该是超出服饰以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定制。同时,除了在视觉上和触感上实现差异化,也可以配备味道、声音的定制等。”恒源祥集团总经理陈忠伟介绍。
在电影《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所穿的素白旗袍由设计师张叔平先生量身定制。张叔平先生是王家卫的御用美术指导。2000年,他凭《花样年华》夺得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艺术成就大奖。这一次,他亲自扛旗,为尹雪艳量身打造旗袍服饰。
朱砂点墨的智慧
Fazeya彩羊品牌“国色”系列产品以“朱砂点墨”为开端。朱砂点墨,顾名思义就是用精致的朱砂红点缀大气的水墨黑,犹如朱砂红印章为水墨画的挥洒刻上完美的结尾一样。自古以来,红色和黑色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所使用的最古老的颜色。
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而最早的中国红其实就是“朱砂红”。“朱砂红”与“水墨黑”的结合在中国的诗、书、画、印之上交会出夺目的神采,堪称中国式雅致与艺术的经典。
红色作为细节点缀黑色,黑色也可作为细节来点缀红色,或者黑色和红色相互之间进行一种晕染。大体上不失细节,沉稳中不失亮点。也犹如男人的性格,内敛之中不失张扬,时而霸道,时而温柔。
无疑,恒源祥已开启了中国礼仪服饰的感官定制时代。它一方面进一步挖掘与整理了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服饰的的结构与细节特征,从中进一步抽离出最经典的结构元素与文化特征。另一方面,更进一步的适应未来生活形态,吸取更多的现代造型艺术与设计细节,从而真正推出足以代表中国礼仪服饰的历史且又具有新时代生命力的礼仪服饰。
让礼服驶入未来
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元素已逐渐被世界广泛接受。当它们被广泛应用到世界各国的建筑、装饰等领域时,作为中国文化的集中象征,我们的礼仪服饰该如何继续前行?
武学凯认为,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高速发展下,人们的观念被世界化或者说是被资本化,很多传统的东西反而被西化或者被弱化。我们需要积极行动,让礼仪服饰文化不仅仅停留在观念与记忆中、传媒的报道中,而应该使其成为具体和形象的服饰实物走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在这个流行趋势不断嬗变的时尚产业中,发出中国礼仪服饰文化之光的最可行之道。
礼仪服饰的未来,不该只成为史料记载,形(创意外形)与神(精神内涵)的结合,不但是礼仪服装的未来,也是所有中国原创服装的未来。(王钟玲)
- 上一篇:恒源祥、宜家等品牌上黑榜
- 下一篇:恒源祥走秀在北京举行